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是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学说(James-Langetheory)。
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身体会立刻发生某种变化(骨骼肌肉),使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力由战栗面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血管运动)的结果。
(二)坎农一巴德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坎农进一步描述了这一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的生理进入应激状态。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一巴德学说(Can-non-Bardtheory)
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appraisal-exciationtheory)。这个理论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木过程是刺激情境一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增多,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个休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在沙漠中的半杯水,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二)沙赫特——辛格的因素理论(情绪唤醒实验)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第三,相应的环境因素。
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存储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问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沙赫特和辛格理论(Schachter-Singertheory)义可称为认知一生理结合说。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