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中:常会以含义型反选考查“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以多选题的形式考查两种期待、四个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中“成败经验”地位型反选。
案例分析题中:“请从学习动机理论的角度分析案例中的……”、“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知识详解】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考查方式:单选(含义反选)
理解:类似于“自信心”,即“我能行”。
它来自班杜拉对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的区分。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当确信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一个人就会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结果期待举例:教师认为只要教学认真就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
功效期待举例:教师认为自己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能够达到期待目标。
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考查方式:多选题、成败经验地位单选、主观题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强调地位:最重要的因素
举例解释:一个人想考老师,他之前有过代课教学的经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比较高。
(2)替代性经验
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举例解释:隔壁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教师,他还没有你优秀,你觉得自己肯定也能考上。
(3)言语劝说
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理解: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举例解释: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复习的时候很努力,我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4)情绪唤醒
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