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东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备“能尽时人之器用”,孙权身边“异人辐辏,猛士如林”。不过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在这种抗衡中,孙刘联军也只能做到“守则有余,攻却不足”。这一状况反映出( )。
A.曹魏政权实力较强 B.九品中正制助推各国人才流动
C.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蜀汉的正统地位受到士人怀疑
2.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材料中所述现象表明,氐人( )。
A.建立政权已经统一北方地区 B.充分了解汉族典章制度
C.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逐渐改变传统生活习惯
3.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战乱不断,始终处于分裂状态 B.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凸显
C.民族交融,分裂中孕育统一 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4.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移民大量迁入 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 D.政权发生更迭
5.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少数民族乘机举兵,造成北方动乱,大量百姓与士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中的短暂统一,可谓“昙花一现”。316年,灭掉西晋的是( )。
A.西晋宗室司马睿 B.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C.内迁的匈奴贵族 D.氐族建立的前秦
6.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统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个朝代依次为宋、梁、齐、陈 ②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③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明显 ④陈与前秦处于长期对峙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人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 )。
A.社会相对稳定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生产技术提高 D.经济发展超越北方
8.东晋政府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流民,以其原籍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登记临时户籍,以白纸书写,故称白籍,人白籍的侨人享受免调役的优待。据此可知,白籍制度( )。
A.造成基层组织的混乱 B.加快士族制度的形成
C.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D.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9.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强制要求鲜卑族贵族改汉姓,还通过圜丘祭天、方泽祭地、辟雍兴行教化等方式倡导儒家礼仪建筑。孝文帝的这些举措( )。
A.削弱了鲜卑贵族的地位 B.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权下放到地方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11.南朝吴均在《饼说》中指出制作高水平的饼所需要的条件是“安定噎鸩之麦,洛阳董德之磨,河东长若之葱……洞庭负霜之橘,仇池连蒂之椒,调以济北之盐,剉以新丰之鸡”。这反映出( )。
A.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B.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D.诗文创作题材的更新
12.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这说明( )。
A.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B.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
C.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D.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13.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
14.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风流潇洒、不滞于物、特立独行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 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较之东汉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评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而且联合后的实力还不占有优势,故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在此时尚未广泛推行,故B项排除;当时尚未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故C项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和史实皆不符合,故排除。故选A项。
2.【答案】D。解析:A项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是三国时期,材料体现不出北方已经统一;B项材料更多的是描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不能充分了解汉族的典章制度;C项材料的时间是三国时期,不是北魏时期;D项从材料中“(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地图人逐渐改变传统的习俗,开始接受汉族的风俗习惯。故选D项。
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220年曹魏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即题干中的“3世纪到6世纪晚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西晋曾实现过短暂的统一,前秦和北魏先后统一过北方,故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均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可知,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民南迁,因此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宁镇地区的主流方言,故选A项;主流方言变化和经济得到开发都是北民南迁所带来的影响,排除B项;主流方言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人群主体变化造成的,与政区的调整无关,排除C项;单纯的政权更迭不会影响到语言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内迁的少数民族乘机举兵,造成北方动乱”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故选C项。
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四个朝代顺序是宋、齐、梁、陈,①错误;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②符合题意;南朝时期受社会环境、北民南迁及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南方经济发展明显,③符合题意;前秦与东晋对峙,④错误。故选B项。
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等信息可知,君主亲自下令在徐州、扬州推广种麦,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即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没有涉及社会是否稳定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相对稳定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没有强调生产技术提高的问题,无法得出生产技术提高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的结论,D项错误。故选B项。
8.【答案】C。解析:东晋政府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流民,入白籍的侨人享受免调役的优待,说明流民可以免除徭役,这可以保证流民能够安心生产,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项。对入白籍的侨民有专门的规定,便于对居民的区别对待,不会造成基层组织的混乱,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东晋政府对流民或者侨民的政策,这些人都不是士族的代表,与士族制度形成无关,排除B项。东晋政府对流民采用白籍制度来管理,使流民免调役,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强制要求鲜卑族贵族改汉姓,还通过圜丘祭天、方泽祭地、辟雍兴行教化等方式倡导儒家礼仪建筑”可知,材料所述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其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故选D项。汉化措施并不会削弱鲜卑贵族的地位,排除A项。汉化措施与经济重心南移并没有关系,排除B项。北魏只是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庄园里能够进行多种手工业的规模生产,并且能够“与公竞争,以收私利”,说明庄园经济促使民间手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庄园经济自产自用,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项;D项夸大了材料中民间手工业的实力,错误。故选B项。
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南朝吴均”“《饼说》”“安定噎鸩之麦”“洞庭负霜之橘”“新丰之鸡”等和所学可知,南朝士人吴均认为做好饼时要选择优质的北方、南方食材。饼这一食物体现了南北杂糅的特色,故B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经济作物,但并没有指出具体的种植情况,A项排除。仅由材料无法说明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饮食文化的交流,而非诗文创作,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
12.【答案】D。解析:A项材料强调南方的区域差异,与政局稳定的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B项材料强调南方的差异,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C项材料强调南方的经济差异,没有体现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故C项错误;D.根据材料“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可知,南朝时期长江流域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说明南方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正确。故选D项。
13.【答案】B。解析:十六国时期,在长期混战中,族群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依然广泛存在;前秦统一北方随即大举进攻东晋,但其内部民族矛盾尚未解决,统治基础薄弱,故败亡后再度分裂混战,B项正确。
1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们特立独行、不关心政治,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士族政治僵化腐朽,导致很多知识分子壮志难酬,转而追求清静无为、特立独行,B项符合题意。道家思想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佛教的中国化,排除C项;此时儒学主流地位遭到冲击但并未丧失,排除D项。故选B项。
15.【参考答案】
(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等。
(2)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北朝后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现象。
(3)①政治:为后来的全国统--准备了条件。
②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社会: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4)民族迁徙;战争;各族交往、杂居;民族同化等。
16.【参考答案】
(1)贡献:构建起“同源同祖”的思想观念;。
时代背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思想
(2)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国家政策(统治者推动),民族交流,思想观念变革。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